日前,全国婚庆工作会议在山东省威海市“侨乡号”游轮上举办。我市婚姻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李福友,获得大会组委会颁发的“德艺双馨优秀婚庆工作者”称号。
从事婚庆行业15年,李福友可谓荣誉等身。“中国婚庆十大功勋人物”“中国婚庆十大杰出人物”“中国婚庆艺术家”“中国婚庆终身成就奖”……但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,一个个荣誉的背后,意味着怎样的付出。15年,沧州婚庆从无到有,并跻身全国前列。作为中国婚庆产业联盟会副理事长,他多次把国家级婚庆赛事引入沧州,为年轻的婚庆主持人搭建成长的平台,提升着沧州整体婚庆的水平。
冬日的海边已经很冷了,李福友站在游轮上凭栏而望。海风吹拂着他的衣角,一个个感人的婚礼场面不断闪现在他眼前。不觉中,从不喝酒的他,竟然有些醉了。爱上婚庆
李福友忘不了自己主持的第一场婚礼。
那是2000年,沧州第一场由主持人担任司仪的婚礼。当他带着新郎新娘来到双方父母面前,给老人深深鞠躬,听着双方亲人殷殷的嘱托与祝福的时候,那一瞬间,他忽然被自己营造的婚礼氛围感动了。
他想起了自己曾少不更事,给父母惹的一个个麻烦;想起了父母的眼泪;想起无论遇到什么情况,父母目光中对他流露出的浓浓的爱。那一刻,他忽然明白了父母的艰辛与不易,更明白了婚庆主持的意义。
从此,他爱上了婚庆。在这个人生的独特时刻,在这个与众不同的舞台上,他尽情地播洒着爱、幸福与快乐。他说,自己名叫“福友”,寓意“福送四海,友遍九州”,也许前生注定与婚庆有缘。在他的婚庆公司,有一块别人赠送的牌匾,上写“千里姻缘一线牵,万对新人福友连”。他爱好这份工作,并乐此不疲。了解他的人都知道,他主持过数千场婚礼,但有三分之一是免费的。
每年年底是婚礼最多的时候,也是他们最忙的时候。2005年11月,有个孤儿院长大的小伙子找到李福友,希望他为自己主持婚礼。但小伙子条件有限,女友的家人也不太支持他们结婚。了解情况后,当时在婚庆界已经很有名气的李福友爽快地答应了。并免费把他的婚礼现场布置好,算是送给对方的一份结婚礼物。感动得小伙子一个劲地喊他“大哥”!
婚礼当天,李福友把小伙子对女友的一片真情穿插在他的话语里,感动得新娘流下了眼泪。新娘的家人也被打动了,婚礼场面温馨和谐。如今,小两口儿很幸福。协会会长
采访的时候,协会的一名东光会员遇到了难事,赶到沧州找他帮忙。李福友二话没说,帮着安排了住处,宽慰劝导了一晚上。第二天,又带他去找朋友帮忙。李福友说:“我觉得,人活着不为别的,只要认识不认识的人说起李福友这个人,大伙儿都点头说声‘嗯,这个人不错’,就行了!”
现在的李福友,很大的精力,不是放在自己的婚庆生意上,而是放在婚姻服务行业协会的事务上。
2009年,李福友被推选为沧州市婚姻服务行业协会会长。当时,沧州的婚庆市场并不规范,一些从业者缺少职业道德,常常弄得新郎新娘及双方家长下不来台,婚庆行业乱象丛生。他感到自己应该做点什么。制定协会章程、会员守则、培训婚庆主持人,建立一支昂扬向上的婚庆队伍,带领大伙儿走出沧州观摩外地的婚庆活动,举办婚庆赛事,将全国总决赛引进沧州,让年轻的婚庆人不断进步,跻身全国水平……
他的付出赢得了会员们的信任。遇到什么事,很多人第一个想到会长。他是个重情义的人。甭管谁提出来,一准帮忙。遇到难事,自己能力有限,就发动行会集体的力量。
李彦德是沧县杜生镇李屯村的一名婚庆摄像师。2012年,他的妻子瘫痪在床,生活不能自理,本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陷入困境。李福友知道后,发动协会会员组织捐款献爱心活动,100多名婚庆同仁伸出援助之手,现场捐款1万多元,帮助他们家渡过难关。
婚庆摄像师贾洪军被查出脑瘤后,行会再伸援手。他们通过沧州婚庆Q Q群为贾洪军募集善款,最终筹得2万多元,使他顺利进行了开颅手术。
“婚庆主持人看似简单,其实是在传承中国的文化。在婚礼这个特殊的时刻,我们要用传统文化的魅力,影响新人和他们的亲朋好友……”在一次婚庆主持人的培训中,李福友这样告诉他的学生们。
李福友常常引以为豪的一点是,如今他的学生有400多人,分布在沧州各县市从事婚庆工作,其中的佼佼者还在各大赛事中获奖。也许,他一个人很难做到“福送四海,友遍九州”,但有了这些学生,就会有更多的人拥有一个特别的婚礼。
他的这些努力,不仅获得了社会的认可,他本人成为中国婚庆产业联盟副理事长;更重要的是,他把沧州婚庆人聚在一起,提高了一个档次,使婚庆工作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。
粗略算算,做会长这几年,不算自己放弃的赚钱机会和搭上的时间、精力,单只协会日常事务的开销和举办各项赛事的费用,这些年他就搭进去20多万元。但他觉得值。投身公益
“我动过两次大手术。”李福友说,在病床上曾呆过一年多的他,对生命有深刻的感悟。做婚庆主持人之前,他是一名演员。他坚持,台上做戏,台下做人。
每逢节假日,他带着慰问品去沧县光荣院看望那些革命英雄,并为他们送去文艺节目,15年来从未间断,累计捐款3万余元;“非典”期间,他为战斗在抗非典一线的白衣战士免费举办“抗非典白衣天使大型集体婚礼”;协办沧州大型集体婚礼、老年金婚庆典、鹊桥仙相亲大会,担任公益主持。他还为热爱婚庆事业的年轻人们搭建培训平台,带着他们走出沧州,去参加全国主持人大赛,展示自己的同时吸取能量。他还投入十几万元成立协会,使沧州有了引进全国大赛的资格,成为婚庆行业的领头雁。
从2007年起,他先后成为运河区政协委员、沧州市政协委员、民革党员。开会时,他感觉到自己的另类和不同。“人家都西服革履的,当年我还是绿衣红裤。”服装也许并不代表什么,却在他身上发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。身份、职位、角色的改变,他的想法、境界也不同了。
2008年汶川地震,他发起义演,先后为灾区捐款3万多元;南方遭遇冰冻雪灾时,他不忘送去一份真挚的爱;他是沧州交警平安艺术团团长,也是我市交通安全宣传的形象大使。10年来,义务进行交通安全宣传,与交警支队一起,通过文艺汇演的方式,宣传交通安全。学校、农村、企业、社区……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身影。
其实远不止这些。生活中,他是个热血汉子。曾经救助过路边受伤的女子,还曾背着患病女孩儿去看病。
从沧县“爱心大使”,到第二届“沧州好人”提名奖,公益路上,他收获颇多,也感触颇多。生活中,他常怀感恩心,是一个舍得拿出一半家产做公益的人。他常说:“人生的目的,不在于积累多少财富,而在于生命的过程。”又说:“我的付出不比任何人多,我的回报不比任何人少。”
如今的李福友,开始了新的转型:从婚庆行业到文化传媒。2014年,他的文化传媒公司协助省宣传部,拍摄了电影《惊魂60分》。电影的内容是按照真人真事改编的,通过高考路上的一连串突发事件,弘扬沧州“好人之城”。李福友还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角色。
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发表后,李福友对沧州的婚庆行业发展有了新的思路:把婚庆做成文化产业,顺应国家厉行勤俭节约,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,组织公益婚礼,让沧州的新人们有一个新颖、文明、节俭、特别的婚礼。